好歌推薦
まもりたい ~White Wishes~ by BoA

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.

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

從PTT笨版上看到一點也不笨的題目

其實是朋友從笨版上看到用MSN丟來問我的,蠻有意思的題目,但是一點都不簡單,但只要思緒清晰其實很好推理。

P先生、Q先生都具有很驚人的推理能力。
一天,他正在接受白教授的推理面試。
他們知道桌子的抽屜裡有以下16張牌︰

紅心﹕A、Q、4
黑桃﹕J、8、4、2、7、3
梅花﹕K、Q、5、4、6
方塊﹕A、5

白教授從16張牌中挑出一隻牌,並把牌的點數告知P先生,再把牌的花告知Q先生。
即是說,P只知點數,Q只知花。

「你們能否從推理找我挑出的是什麼牌」
他們想了幾秒,然後P先生先開口:

P先生︰「我不知道><」
Q先生:「我知道你不知道ˊˇˋ」
P先生︰「現在我知道了^0^~」
Q先生︰「OH,我也知道了⊙__⊙」

問題﹕那是什麼牌?


想出來了嗎?答案之後再說!

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

電腦降溫大作戰

前幾天找高中同學吃飯,基於好奇看了一下他的電腦…不得了,CPU溫度非全速75度!全速我看破80了!趕緊拆機看了一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,原來機殼上的風扇只有一個往後吹出的風扇,以機殼上的風扇來說,吹入的比吹出要重要多了,當下應急把後吹出的風扇改成側板吹入,裝好後看溫度,不錯,降到65度上下(下降程度有點誇張),就先這樣撐著,跟他約了時間去買風扇(至少該有個進氣風扇)後,就先回家了。

剛回到家,他就打給我跟我說,他顯卡好像掛了,在電話裡也說不清,深夜又過去了一趟。看了一下只能說,我看過電容爆了不知道幾次,看到就像這篇網誌文字大小的IC燒一個洞還是頭一遭,這下好了連顯卡都得換了,尤其這張還是FX5700這張不錯的卡,如此勢必要花一筆不小的錢了。

隔天他買了顯卡、記憶體、燒錄機還有散熱風扇,鑑於那台電腦的進氣扇實在太少,買了側板上的7公分風扇還有放在光碟機位置的風扇(以前方面板的構造來說,前置風扇位置是有,效果非常糟),另外CPU溫度實在太高,加上我想試試看好一點的CPU散熱膏效果如何,所以我買了ZALMAN的散熱膏ZM-STG1,導熱係數4,應該是不錯的了。

回去裝好連同散熱膏也重新塗了,溫度變成多少呢?答案是50度,比起昨天又降了15度!我想,散熱膏是很大的因素。我同學之前是拿去黃色鬼屋請他們幫忙裝風扇,當我拆開風扇時發現上面塗了厚厚一層散熱膏,而且散熱膏還是風扇內附的(不會很好,加上塗太厚,效果非常糟,可見還是不要去黃色鬼屋比較好),散熱膏的作用應該是在緊密貼合的散熱片跟CPU之間將空隙填滿,而不是完全扮演CPU和散熱片的交界。

所以總共從75度降到50度,足足25度之多,重灌完畢(原本他用的還是沒有SP2的XP HOME)後他的電腦也穩定了許多。散熱膏居然讓溫度降了這麼多,令我期待現在在28度室溫下待機溫度44度左右的我的電腦,在換了散熱膏之後會變成多少度呢?

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

超頻實記

我之前總是把超頻想的太複雜,加上之前無知的超頻每超必當,所以沒有太大的興趣在上面,認為超頻徒然對硬體壽命造成損耗。

最近不知怎麼的一時興起,覺得自己在電腦配備上花了不少錢買的配備,不知道超頻的結果如何,查了資料看到網路上有人把相同的Intel P4 630 3.0G 超到3.6G並且通過穩定測試,這20%的幅度著實讓我心癢了起來,這20%可代表省了幾千元阿!馬上請教了一位對超頻很有心得的朋友關於超頻的重點,便開始嘗試。

我只超CPU,朋友說超頻的結果是根據CPU的體質還有溫度(散熱好壞),有鑑於之前散熱膏只是用隨便買的極便宜品(銀色粉末混在膏狀物中),CPU風扇效果居然比原廠還差,就拔下來重塗買風扇附的白色散熱膏(結果發現,便宜品有部份的膏狀已經變成液態,其他部份還是固態,果然品質…),並按照朋友的指示將散熱膏塗成極薄的一層,然後裝好開機。一看溫度,不得了,降了5度左右!果然散熱膏好壞厚薄差很多,這個溫度太令人滿意了,就繼續進行超頻的步驟。

朋友說,重點是只調整CPU外頻並且將記憶體跟PCI-E的頻率固定在原來的值(不要設定成自動),並且按照燒機情況增加CPU的電壓。我將外頻從200升到220,電壓在原始1.30V的狀況下燒機測試結果過一陣子當機,1.3125V的情況下燒機一小時以上正常運作,就這樣完成了!如果之後使用有當機的情況再調整吧。溫度大概上升了3~4度,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,我才加了一點電壓溫度就上升這麼多了,看來超頻非常需要好的CPU風扇阿!

跑完了燒機測試也跑完了遊戲測試(燒機測試通過但是遊戲測試中當機,後來確定是記憶體出問題,清潔後重新插好並從Yahoo拍賣上買了兩條DDR2-533 512MB將總記憶體擴充到2G後,再也不會當機了),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我就不打算調整回來了,畢竟前後差了10%之多,會不會較早出現故障呢?不知道,不知道故障出現的時候我是不是還在用這台電腦,而且10%應該影響沒這麼大,更重要的是爽度增加不只10%阿!

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

這颱風…吃上癮了

之前所擔心的,聖帕會持續吃著太平洋的水氣加上台灣上空的雲帶增強成強烈颱風,結果不到兩天,果然變成強颱了。



中央氣象局的網站上查詢2007年8月16日48小時內的色調強化衛星雲圖,可以清楚的看到颱風吃著吃著不知不覺就變成強颱了,但台灣上空的雲帶還沒吃完阿!看來之後會更強。現在從地球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個颱風,甚至是颱風眼!(以下圖片來自中央氣象局網站,純粹紀念用)

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

咖啡:肯亞AA+與肯亞AA++

上上個禮拜六BPF的豆子差不多喝完賣完了,就跟老闆說我想喝肯亞,因為常見的豆子中,就剩還沒喝過BPF的肯亞豆。老闆這禮拜就拿了兩支肯亞的豆子,分別是肯亞AA+與肯亞AA++,別看只差了一個加號,多一個加號價格可多了一倍阿!

老闆煮了肯亞AA++,磨豆子的時候,就飄來一陣甜甜的香味,讓我好期待喝到的味道;煮好的咖啡洋溢著甜香,迫不及待開始品嚐,一股單純的甜味充滿口中,這種單純且沒有雜味的口感,真不是等級較低的豆子會有的。溫度稍微降下來之後,適度、低度的酸味跑出來,甜中帶酸的味道成為絕妙的特色。更難得的,是這支豆子才剛烘好一兩天,還不是風味最佳的時刻呢!過幾天甜味會更成熟,到時候再來喝喝看,因為有季風豆的經驗,令我非常期待。

其實後來在場也有試了肯亞AA+,同樣是剛烘好一兩天,一樣帶著甜香,可是入口卻是平穩偏強的酸味,甜味隱藏在酸味後面探頭探腦,告訴我要等它長大點再喝,看來價格差一倍,特性真的差不少。今天(大概過了三天)煮了這支後,成熟的風味果然不錯,和肯亞AA++不同的是,肯亞AA+是酸中帶甜,而非甜中帶酸,酸味不像剛烘好時那種偏強的酸味,甜味也明顯許多,酸味和甜味適當的搭配成為它的風貌。這兩支豆子各方面都非常優異(當然,我還是比較喜歡肯亞AA++,可是價錢…),果然好咖啡陳甕底!

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

破紀錄的大雨

前兩天高雄下了我到高雄這三年來看過最誇張的豪大雨,雨大到窗戶看出去只看的到一片灰濛濛的,連巷子對面的房子都看不太清楚,更別說要騎車出去買飯吃,看到這種雨我只好宅起來到樓下全家買便當。

印象中,直到這段時間之前,高雄一年的下雨次數少到可以用指頭算,我是個不喜歡下雨的人,因為下雨要出外做什麼都不方便(由此可證,我不是宅男),高雄的天氣剛好符合我的喜好,即使有下雨,也頂多中等的雨勢,沒像前兩天這麼誇張過。前兩天到底多誇張呢?從中央氣象局的雨量累積圖可以看出來:



高雄市和附近的區塊累積雨量已經破表了!超過300mm,也就當你兩手拇指食指張到最開,雙手拇指相連,這個距離大概是300mm左右,如果地上放個水盆,過了一天你會發現水深超過這個距離!試想上圖淺紫色的區域多大,就可知道前兩天下雨下的多誇張了。



上圖右下角,新形成的颱風聖帕今天轉為中度颱風,而且跟台灣上空的雲系非常接近,如果台灣上空的雲系跟颱風合併(我不知道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,對氣象不是很瞭解),想必,這颱風會帶來更大的風雨,到時候希望不要造成太大的災情。

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

長門有希入侵Nerv

長門有希玩遊戲時無聊入侵Nerv的影片,兩部卡通合在一起還蠻惡搞的。影片來源的網站要註冊並且特定時段才能看,所以就放在自己的空間囉!

Calendar

Powered By Blogger